吉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(3)
第三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
一、会计要素的涵义
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,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,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,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。
二、会计要素的内容
(一)资产
1.定义。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、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、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。
2.特征
(1)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。
(2)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。
(3)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。
【例题•多选题】下列各项中,不属于资产的有( )。
A.计划下月购买计算机20台,价值7万元
B.公司厂区内的空气、阳光
C.以融资租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
D.公司一批已经变质不能再出售的食品
[答案]ABD
[解析]选项A未发生;选项B不能货币计量;选项D不能带来经济利益。选项C属于企业控制的符合资产特征。
3.资产的分类。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。
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1年内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被耗用的资产。
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在1年内或长于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被耗用的资产。
4.确认条件。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:
(1)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还必须是很可能流入企业;
(2)并且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。
(二)负债
1.定义。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、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。
2.特征
(1)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。
(2)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。
(3)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。
3.负债的分类。负债按其流动性,一般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。
【例题1―18】下列各项中,属于流动负债的有( )。
A.预收账款 B.预付款项 C.应收款项 D.应付票据
[答案]AD
4.确认条件
(1)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;
(2)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。
(三)所有者权益
1.定义。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。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。
所有者权益=资产-负债
2.特征
(1)除非发生减资、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,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;
(2)企业清算时,只有在清偿所有负债后,剩余的财产才能分配给所有者;
(3)所有者凭借所有权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。
【例题•判断题】所有者权益在发生减资、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时,要先清偿所有者权益,然后再清偿负债。( )
[答案]错误
[解析]除非发生减资、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,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;企业清算时,只有在清偿所有负债后,剩余的财产才能分配给所有者。
3.来源(分类)。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、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、留存收益等。
(四)收入
1.定义。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(收入的本质)中形成的、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、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。
2.特征:
(1)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;
(2)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,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;
(3)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。
【例题1―20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。
A.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、提供劳务形成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
B.所有者权益增加一定表明企业获得了收入
C.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,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
D.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属于收入
[答案]ABD
[解析]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;所有者权益增加不一定表明企业获得了收入;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、固定资产盘盈、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。
3.分类。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。
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指的是营业执照注明的主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;其他业务收入一般指的是营业执照注明的兼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。
(五)费用
1.定义。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、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、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。
2.特征
(1)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;
(2)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,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;
(3)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。
3.分类。按照其经济用途不同,费用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。前者计入产品成本,包括直接材料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;后者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,包括管理费用、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。
(六)利润
1.定义。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,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、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。
2.利润的来源构成。
经常用到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、利润总额和净利润,三者的关系如下(P148页):
营业利润=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期间费用―资产减值损失+公允价值变动收益+投资收益(-投资损失)
利润总额=营业利润+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
净利润=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
3.利润与资产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。从企业的产权关系来看,企业实现的利润是属于所有者的,企业发生的亏损最终也应由所有者来承担。因此,利润大于零(实现利润)时,一方面表现为资产的净增加或负债的净减少,另一方面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增加;利润小于零(发生亏损)时,一方面表现为资产的净减少或负债的净增加,另一方面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减少。
三、会计等式
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等式,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。它是设置账户、复式记账和设计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。
(一)基本会计等式
1.会计等式公式。
资产=负债+所有者权益
或:资产=债权人权益+所有者权益
或:资产=权益
2.会计等式的含义。
(1)该等式反映了企业任何一个时点资产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来源,无论在什么时点,资产、负债、所有者权益都应该保持上述恒等关系。
(2)该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,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。
3.会计等式的意义。
该等式表明在同一时点上,资产、负债、所有者权益之间利恒等关系,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,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,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。
注意:等式中的资产、负债、所有者权益针对的是同一时点,否则等式不成立。
【例题1―23】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( )。
A.资产=负债+所有者权益=权益
B.期末资产=期末负债+期初所有者权益
C.期末资产=期末负债+期初所有者权益+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
D.债权人权益+所有者权益=负债+所有者权益
[答案]B
[解析]等式中的资产、负债、所有者权益针对的是同一时点,否则等式不成立。所以,选项B不正确,但是注意选项C是正确的,因为期初所有者权益+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=期末所有者权益,而期末资产=期末负债+期末所有者权益。会计事项的发生对基本会计等式的影响。
4. 经济业务的发生,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,可归纳为四类九种:
(1)某个要素内部一增一减;
(2)等式左右同增;
(3)等式左右同减;
(4)等式右边一增一减。
【例题1―24】根据会计等式可知,下列哪类经济业务不会发生( )。
A.资产增加,负债减少,所有者权益不变
B.资产不变,负债增加,所有者权益增加
C.资产有增有减,权益不变
D.债权人权益增加,所有者权益减少,资产不变
[答案]AB
[解析]“资产增加,负债减少,所有者权益不变”结果导致资产大于权益,会计等式被破坏,显然,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业务,所以,A是答案;“资产不变,负债增加,所有者权益增加”结果导致资产小于权益,会计等式被破坏,显然,也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业务,所以,B是答案;选项C和选项D不会破坏会计等式,所以,C、D的业务会发生,不是答案。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方式归纳如下表:
以上四种类型也可用下图来表示经济业务的四种类型:
(二)扩展的会计等式
如果考虑收入、费用和利润这三个会计要素,则基本会计等式就会演变为:
资产=负债+所有者权益+(收入一费用)
=负债+所有者权益+利润
这一等式被称为扩展的会计等式。下面考察企业会计事项的发生对该等式的影响:
1.企业收入的取得,或者表现为资产要素和收入要素同时、同等金额的增加,或者表现为收入要素的增加负债要素同等金额的减少,结果是等式仍然保持平衡。
2.企业费用的发生,或者表现为负债要素和费用要素同时、同等金额的增加,或者表现为费用要素的增加和资产要素同等金额的减少,结果是等式仍然保持平衡。
3.在会计期末,将收入与费用相减得出企业的利润。利润在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配后,留存企业的部分(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)转化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(或减少),同时,要么资产要素相应增加(或减少),要么负债要素相应减少(或增加),结果是等式仍然保持平衡。
财务状况表现企业一定日期资产的来源与占用情况,反映一定日期的资产的存量情况。经营成果则表现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增加(或减少)情况,反映一定期间的增量(或减量),即变量。企业的经营成果最终要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,企业实现利润,将使企业资产增加,或负债减少;企业发生亏损,将使企业资产减少,或负债增加。
【本章学习要求】
1.会计的基本概念;
2.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;
3.会计对象;
4.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基础;
5.会计要素的内容和特征;
6.基本会计等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