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智技术成为农业升级强劲推手
春茶上市后,丹阳市云阳镇迈村的村支书王金和特别兴奋。因为受4次“倒春寒”影响,今年江浙高档名特茶普遍减产、降质,而迈村茶场不但出茶量提高三成,还提早一周上市,每斤茶叶卖到1500元的好价钱。迈村茶“逆市飘红”,得益于该村与日本专家合作推广的一种新技术。
迈村是我省从国外引进智力成果进行推广示范的典型之一。如今,我省已有百余家引智示范基地和示范村,成为农村、农业升级发展的强劲推手。而连续多年在省内引智工作中领先的镇江,被中外专家誉为“引智技术在亚洲的最佳实践”。
茶场空中装风扇,专家成了寻常客
5月的一天,记者来到迈村茶场。起伏的丘陵间种植着1500亩茶树,浓浓茵绿,清香扑面。垄上,每隔二十米,便竖有一个10米高的“风车”,杆顶高挂的白色扇叶,让茶场看上去有点“另类”。
“这是从日本引进的防霜扇,一旦温度过低产生霜害,就会派上大用场。”村支书王金和告诉记者,“倒春寒”历来是让南方茶场伤透脑筋的老大难。他们2008年春引进了防霜扇技术,微电脑监控测试茶园上空的气流温度、湿度,系统自动控制高功率风扇启动、升降,为茶树驱散降霜,减轻抗霜冻害90%以上。今年春茶卖了好价格,全靠这个会吹“冷风”的风扇。
“引智”技术元素渗透进茶场每个角落。在茶场加工中心,美丽的庭院水榭边,遍植的绿化植物是茶树,浇灌的水则来自收集的雨水。镇江农业专家荆国芳介绍,迈村茶场引进日本智力建立的茶叶连续加工清洁化生产线,采用温度、水分的快速检测技术及关键控制系统,实现茶叶制作全程“不落地”。茶叶产量、品质、上市时间“三出彩”。迈村茶产业经济由此迈上了新台阶,先后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有机茶生产基地、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,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,短短几年实现了从“丹阳最贫困村”向“全国新农村典范村”的华丽变身。
借“外脑”破解农业发展瓶颈的鲜活例证,在镇江远不止茶叶这一传统农业优势项目。近年来,镇江加强与国外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,每年接待日本技术专家团组60余批、100多人次,每年派往日本的技术团组10个左右、农业研修生和访问学者120余人次,先后从日本引进了蔬菜、果树、花卉、稻麦、牧草等新品种300多个,引进各类农业新技术120多项。稻鸭共作、发酵床养猪、水稻肥床旱育稀植、蔬菜制种等日本技术在镇江喜结硕果。其中,仅应时鲜果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就达23.4万亩,为农民增加收入近5亿元。
农民被逼穿“拖鞋”,种下的不仅仅是技术
“引智”不仅给镇江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带来冲击,也给当地农民的观念带来巨大触动。在句容最南端的天王镇戴庄村,农户们最难忘的是日本专家送来的一份特别礼物:一双大拖鞋。
这双“大拖鞋”有1公斤重。戴庄引进的日本越光水稻种植,日本专家让农民在水稻抽穗前夕,穿着它在稻田里走,除掉杂草,坚持两三年后,杂草来年的再生率能降低90%。“除草大拖鞋”的背后是生态种植的理念和技术细节。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,戴庄村从日本引进越光水稻、水蜜桃、土著菌养鸡,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,是2003年的2.8倍。2009年达9000元,部分农户年收入过10万元。
引智也带来农民品牌意识觉醒和提升。春塘村村民李荣全告诉记者,自从村里建立了茶叶品牌体系,几千亩茶园里的每棵茶树都戴上了“身份证”,顾客可以追溯到每包茶叶所属茶树,了解茶树所在土壤的微量元素测定。就连茶叶包装也达到了欧盟标准。他们的“吟春碧芽”荣获全省惟一的国际金奖,省第十二届“陆羽杯”特等奖总分第一名。
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的专务理事坂本尚认为,通过一批镇江优秀农业工作者和农户的共同努力,镇江与日本农业合作已从开始的品种、技术,延伸到理念与机制层面,这是双方农业项目合作成功的关键。
小鸭出壳就“上岗”,消化后的创新更精彩
来到延陵镇“日本稻鸭共作技术示范推广基地”,只见鸭群时而钻进稻田里吃虫子、杂草,时而欢快地在水中嬉戏。稻秧长势明显好于普通稻田。然而,刚开始,当地农户没人敢种。当地农技员谢桐洲站出来,直接与日本稻鸭共作创始人、日本稻鸭协会会长古野隆雄开展合作。在中日专家悉心指导下,引进当年,他就初获成功:役用鸭存活率98%,水稻亩产892.6斤,经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测定,米质达到国标二级稻米标准,江苏难以生产二级米的定论被打破。
该基地因地制宜自主创新,形成了一整套稻鸭共作集成生产技术:改良鸭子品种,“镇役鸭”1号、2号,一天大就下水,“出壳就上岗”;改进防护设施,节约设施投入;构建农牧结合的全年生态种养模式。新技术的本土化反过来加速了推广工作,据镇江市人社局外专局负责人吴成荣介绍,目前镇江已建立稻鸭共作示范基地5万多亩,全国总推广面积达上千万亩,稻鸭共作技术还推广到越南、东南亚等亚洲产稻国。
镇江对每一项技术都不放松“落地”后的技术创新。迈村成立了茶叶研究所、全国首个村级茶叶院士工作站。王金和介绍说,安装日本茶园防霜扇,一亩地要投入2.2万元人民币,而迈村和江大合作研制的“中国第一风”,一亩地仅需投入3000多元。镇江2002年从日本引进“土著菌发酵床养猪”技术,为了能让这项技术更好地在我国南方地区应用和推广,他们对猪舍和发酵床的结构进行改进,还把塑料大棚园艺技术应用于养殖生产,使猪舍造价大为降低。“镇江版”的发酵床养殖技术已拿到3项国家专利、申报2项专利。今年,还将申报发酵床养、发酵饲料、发酵堆肥等10项关键专利。
迈村是我省从国外引进智力成果进行推广示范的典型之一。如今,我省已有百余家引智示范基地和示范村,成为农村、农业升级发展的强劲推手。而连续多年在省内引智工作中领先的镇江,被中外专家誉为“引智技术在亚洲的最佳实践”。
茶场空中装风扇,专家成了寻常客
5月的一天,记者来到迈村茶场。起伏的丘陵间种植着1500亩茶树,浓浓茵绿,清香扑面。垄上,每隔二十米,便竖有一个10米高的“风车”,杆顶高挂的白色扇叶,让茶场看上去有点“另类”。
“这是从日本引进的防霜扇,一旦温度过低产生霜害,就会派上大用场。”村支书王金和告诉记者,“倒春寒”历来是让南方茶场伤透脑筋的老大难。他们2008年春引进了防霜扇技术,微电脑监控测试茶园上空的气流温度、湿度,系统自动控制高功率风扇启动、升降,为茶树驱散降霜,减轻抗霜冻害90%以上。今年春茶卖了好价格,全靠这个会吹“冷风”的风扇。
“引智”技术元素渗透进茶场每个角落。在茶场加工中心,美丽的庭院水榭边,遍植的绿化植物是茶树,浇灌的水则来自收集的雨水。镇江农业专家荆国芳介绍,迈村茶场引进日本智力建立的茶叶连续加工清洁化生产线,采用温度、水分的快速检测技术及关键控制系统,实现茶叶制作全程“不落地”。茶叶产量、品质、上市时间“三出彩”。迈村茶产业经济由此迈上了新台阶,先后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有机茶生产基地、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,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,短短几年实现了从“丹阳最贫困村”向“全国新农村典范村”的华丽变身。
借“外脑”破解农业发展瓶颈的鲜活例证,在镇江远不止茶叶这一传统农业优势项目。近年来,镇江加强与国外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,每年接待日本技术专家团组60余批、100多人次,每年派往日本的技术团组10个左右、农业研修生和访问学者120余人次,先后从日本引进了蔬菜、果树、花卉、稻麦、牧草等新品种300多个,引进各类农业新技术120多项。稻鸭共作、发酵床养猪、水稻肥床旱育稀植、蔬菜制种等日本技术在镇江喜结硕果。其中,仅应时鲜果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就达23.4万亩,为农民增加收入近5亿元。
农民被逼穿“拖鞋”,种下的不仅仅是技术
“引智”不仅给镇江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带来冲击,也给当地农民的观念带来巨大触动。在句容最南端的天王镇戴庄村,农户们最难忘的是日本专家送来的一份特别礼物:一双大拖鞋。
这双“大拖鞋”有1公斤重。戴庄引进的日本越光水稻种植,日本专家让农民在水稻抽穗前夕,穿着它在稻田里走,除掉杂草,坚持两三年后,杂草来年的再生率能降低90%。“除草大拖鞋”的背后是生态种植的理念和技术细节。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,戴庄村从日本引进越光水稻、水蜜桃、土著菌养鸡,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,是2003年的2.8倍。2009年达9000元,部分农户年收入过10万元。
引智也带来农民品牌意识觉醒和提升。春塘村村民李荣全告诉记者,自从村里建立了茶叶品牌体系,几千亩茶园里的每棵茶树都戴上了“身份证”,顾客可以追溯到每包茶叶所属茶树,了解茶树所在土壤的微量元素测定。就连茶叶包装也达到了欧盟标准。他们的“吟春碧芽”荣获全省惟一的国际金奖,省第十二届“陆羽杯”特等奖总分第一名。
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的专务理事坂本尚认为,通过一批镇江优秀农业工作者和农户的共同努力,镇江与日本农业合作已从开始的品种、技术,延伸到理念与机制层面,这是双方农业项目合作成功的关键。
小鸭出壳就“上岗”,消化后的创新更精彩
来到延陵镇“日本稻鸭共作技术示范推广基地”,只见鸭群时而钻进稻田里吃虫子、杂草,时而欢快地在水中嬉戏。稻秧长势明显好于普通稻田。然而,刚开始,当地农户没人敢种。当地农技员谢桐洲站出来,直接与日本稻鸭共作创始人、日本稻鸭协会会长古野隆雄开展合作。在中日专家悉心指导下,引进当年,他就初获成功:役用鸭存活率98%,水稻亩产892.6斤,经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测定,米质达到国标二级稻米标准,江苏难以生产二级米的定论被打破。
该基地因地制宜自主创新,形成了一整套稻鸭共作集成生产技术:改良鸭子品种,“镇役鸭”1号、2号,一天大就下水,“出壳就上岗”;改进防护设施,节约设施投入;构建农牧结合的全年生态种养模式。新技术的本土化反过来加速了推广工作,据镇江市人社局外专局负责人吴成荣介绍,目前镇江已建立稻鸭共作示范基地5万多亩,全国总推广面积达上千万亩,稻鸭共作技术还推广到越南、东南亚等亚洲产稻国。
镇江对每一项技术都不放松“落地”后的技术创新。迈村成立了茶叶研究所、全国首个村级茶叶院士工作站。王金和介绍说,安装日本茶园防霜扇,一亩地要投入2.2万元人民币,而迈村和江大合作研制的“中国第一风”,一亩地仅需投入3000多元。镇江2002年从日本引进“土著菌发酵床养猪”技术,为了能让这项技术更好地在我国南方地区应用和推广,他们对猪舍和发酵床的结构进行改进,还把塑料大棚园艺技术应用于养殖生产,使猪舍造价大为降低。“镇江版”的发酵床养殖技术已拿到3项国家专利、申报2项专利。今年,还将申报发酵床养、发酵饲料、发酵堆肥等10项关键专利。
课程推荐
-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
-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
-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
课程班次 | 课程介绍 | 价格 | 购买 |
---|---|---|---|
特色班 | 班次特色 |
290元/一门 580元/两门 |
购买 |
-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
相关文章
无相关信息